太田痣激光治疗的相关常识
太田痣激光治疗的相关常识,另外,与太田痣皮损和发病类似的一种疾病,叫伊藤痣,其皮损分布于后锁骨上神经及臂外侧神经支配的肩与上臂,又称肩峰三角肌蓝褐痣。
【太田痣组织病理】真皮网状层上部的胶原纤维束之间聚集大量菱形、树枝状和星状黑素细胞。多巴染色黑素细胞呈现不同反应,阳性、弱阳性和阴性。电镜见黑素细胞内含有多期黑素体,细胞外有鞘包围。
【激光治疗太田痣】现代激光备受关注,其主要原因与成功治疗太田痣密切相关。新型激光选择激光波长为黑素颗粒的吸收高峰,采用调Q开关技术获得极大的瞬间能量,作用于黑素细胞中的黑素小体,黑素小体在吸收大量能量后发生爆破,导致黑素细胞破碎坏死,随后被周围的细胞吞噬,顺淋巴回流,经过肾脏等排出体外。因为作用的激光波长特异,仅能被黑素细胞中的黑素小体吸收,周围正常组织缺乏黑素小体,或很少,在极短的脉宽激光作用下几乎对正常组织无损伤。
目前常用的激光器主要有,波长755nm的翠绿宝石激光、1064nm的Nd:YAG激光、694nm的红宝石激光等。这类激光均采用调Q技术,脉宽在l00ns以内。能量密度根据各个激光器不同有所区别,一般要求在太田痣治疗即刻,皮损部位呈现灰白色为宜,以后逐渐呈暗红色淤斑。1064nm激光治疗后皮损局部可有出血点,约1周左右皮损结痂脱落。
温馨提示:激光治疗太田痣后要注意保护局部皮损区,防止搔抓,以免继发感染和瘢痕。个别患者会出现色素减退或色素加深。太田痣和伊藤痣一般需要治疗3~8次不等,治疗间隔为3~6个月。